 |
 |
|
|
 |
|
 |
|
怀念散养的年代
|
|
|
|
红色辣椒 说: 马上就要放暑假了,因为我们夫妻俩要上班,老人又不在身边,女儿被我们送进了托管班,和城里许多的孩子一样被“圈养”着。
我想到了自己散养状态下的少年时代。农村长大的孩子,兄弟姐妹都很多,家长们一般是无暇顾及,都是大的带小的。比如,我会游泳就是哥哥教会我的,炎热的夏季,几乎全天都泡在水里,直到嘴唇发青,头脑发懵才肯回家。现在老家庄上的小河早已干涸,鱼塘也脏乱不堪,小孩谁也不敢下水游泳了,失去了一次学习求生技能的机会。
乡村的少年晚上也可以不回家,屋子里酷热难当,顶多有个电风扇,不如和两三个同龄人拿张凉席,一个枕头**毛巾被,顺着窗户,猴子一样爬到房顶 (我们通常称之为“厦檐”),夜凉如水,尽管有蚊子叮咬,也能安然入睡。有时在半夜,迷迷糊糊中,豆大的雨点打在脸上,慌忙把衣被扔下来转移。有一次,我和三个同龄人,盯上了邻村的瓜园,十一点以后提前到瓜园附近的玉米地里潜伏,直到看瓜人星星点点的烟袋熄了火,这才悉悉索索地爬进瓜地摘瓜。因为童年有了这样的经历,现在回想起来十分有趣。
有一次,我和一个伙伴相约到邳州和睢宁两县交界的巨山去玩。我们都不会骑自行车,只好扒在拖拉机的后车厢上,一路颠簸。翻越了三个山头才到达巨山的顶峰,沿途我在一个被盗墓穴的边上捡到几块瓷器的碎片,便如获至宝,以为是某种珍贵文物的碎片,收藏了很长一段时间。登上两地海拔最高的巨山顶端,尽管清风徐来,极目远眺,让人豪情满怀。说实话,当时的我们都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,要知道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只是县城,对于遥远的大城市是想都不敢想的。
那时,没有太多的学习压力,家长也是顺其自然,对城里的孩子们如火如荼的竞争算得上是置若罔闻。在同样的时间段里,城里的同龄人忙着参加各类学习班补习,有的一天要参见三、四个培训班,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择校。而我们,还像放羊一样在乡村的村庄和田野里漫无目的游荡。
到城市工作后,我时常为自己的少年时代没有努力学习而后悔不已,如果当初自己重视学业,如果当初能有人严加管教,也许在成长和就业的过程中会少走不少弯路。可人生不能重来,没有后悔药可吃。
对于孩子,究竟是散养好还是圈养好?我和妻子一直都很纠结。 |
|
|
 |
|
|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|
[楼 主]
|
Posted: 2013-07-01 11:01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