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|
|
 |
|
 |
|
"汉语"与"中文"
|
|
|
|
红色辣椒 说: “汉语”与“中文”,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。 “汉语”是汉族语言的简称。我国是多民族国家,除汉语以外,尚有满、蒙、藏、朝鲜、维吾尔等兄弟民族语言,通常说的汉语,不包括其他民族的语言,但包括使用汉语地区的方言。由于汉族人数众多,使用汉语的地区广阔,汉族文化历史久远,汉语自然成为我国的主要语种,也是历代的官方语言。
“中文”是中国语言的简称,它与“汉语”的区别严格来说,汉语是指口讲、耳听的语言,“中文”还包括阅读和书写的问题。
“普通话”名称的由来
“普通话”这个名称,是清朝末年“切音字运动”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。他在1906 年写了一本叫《江苏新字母》的书,把汉语分成三类,其中之一就是“普通话”。他还注明:普通话是“各省通用之话”。当时人们又称“普通话”为“蓝青官话”元、明、清以来,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中心。各地赴京应考、做官、经商的人很多,天长日久,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,但他们的北京话,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,人们就用“蓝青” 比喻它(“蓝青”比喻不纯粹)。开始,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,所以称“官话”。
后来,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,称官话不合适了,民国初年又有一个新名,叫“国语”。“国语”的名称出世不久,就有人反对。1931 年,瞿秋白曾反对“国语”一词,并且对“普通话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。
全国解放以后,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,不仅使“普通话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(即“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、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”),而且把推广“普通话” 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。
转 |
|
|
 |
|
|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|
[楼 主]
|
Posted: 2013-09-24 21:29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