» 您尚未 登录   加入 | 社区服务 | 帮助 | 社区 | 无图版


落魄人论坛 -> 知识资料 -> “小品”一词的由来
 XML   RSS 2.0   WAP 

--> 本页主题: “小品”一词的由来 加为IE收藏 | 收藏主题 | 上一主题 | 下一主题
红色辣椒
4 级别:管理员
头衔:

性别: 保密

功勋:水龙王 11985篇
精华: 0
威望: 11987
财富: 119031 金币
贡献值: 0
在线: 1648(小时)
状态: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
注册时间:2013-05-29
最后登录:2016-09-20
查看作者资料 发送短消息 推荐此帖 引用回复这个帖子

“小品”一词的由来

红色辣椒 说:
小品,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。在我国古代就有“六朝小品”、“唐人小品”、“明人小品”等,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。因为小品具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,其名称沿用至今,并有所发展。

至于“小品”一词的来源,则是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。因为在佛教中,有全本和节本之分,全本称之为“大品”,“节本”称之为“小品”如公元四世纪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等翻译的《摩诃般若波罗密经》,就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。二十七卷本称为《大品般若经》,十卷本称为《小品般若经》。

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殷中军读小品”句下刘孝标注:“释氏《辨空经》有详者焉,有略者焉。详者为大品,略者为小品。”万历三十九年(1611),王纳谏编成《苏长公小品》,最早将“小品”视作文学概念。陈继儒《〈苏长公小品〉叙》云:“如欲选长公之集,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,其论、策、封事,多至数万言,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。如读佛藏者,先读《阿含小品》,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,未晚也。此读长公集法也。”(《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》卷十一)提出“短而隽异”作为“小品”的特征,并比之为《阿含小品》,也可见“小品”概念是由佛经移来的。这是晚明人最初的“小品”观,大体上指散文体,篇幅短小,隽永新异。文学中的“小品”,便是由此而来的。

可见,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。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80年代初,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、相声、二人转、小戏等剧目的优点。喜剧小品指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、有简单故事情节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合的短时间表演。它短小精悍,情节简单;幽默风趣,滑稽可笑;雅俗共赏,题材广泛;贴近生活,角度新颖;针砭时弊,内含哲理。  


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

[楼 主] | Posted: 2013-09-26 13:40 顶端

落魄人论坛 -> 知识资料




沪ICP备13021411号-2
Powered by Hoothin and phpwind Code © 2002-9999

苏公网安备 32048202041629号

Total 0.013246(s) query 4, Time now is:05-05 07:25, Gzip enabled

You can contact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