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|
|
 |
|
 |
|
|
|
|
|
红色辣椒 说: 麻 食 麻食呈枣核形状,中间是空心的,制作好后,主辅料相融,筋韧爽滑,乡土气息浓郁。麻食是一种面制品,先用大拇指把面搓卷成核形中间空心的面卷,再和炒菜一块烩制而成。它的主辅料相融,筋韧爽滑,乡土气息浓郁。制作麻食十分简便,对配料没有严 格要求,可精可粗,可荤可素,普通家庭常以此调剂饮食花样
[attachment=21164]
石 子 馍
石子馍是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风味食品。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,故而得名,又称砂子馍、饽饽、干馍。由于它历史悠久,加工方法原始,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。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,石子馍具有明显的石器时代“石烹”遗风。据传:“神农时,惊讶食谷,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”。到了周代,“燔黍,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,燔之使熟也”。这就说明,石子馍是由远古的“燔黍”演变而来的,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,不断改进的过程。 唐代叫做“石鏊饼”,并曾以此饼向皇帝进贡。到了清代,石子馍传入金陵,称为“天然饼”。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。它油酥咸香,经久耐放,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,就连就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。
[attachment=21165]
肉丸糊辣汤
肉丸糊辣汤是西安回民清真小吃。西安人最受欢迎的早餐之一。肉丸胡辣汤源自西安,可以说是蔬菜牛肉丸子汤,或者说是牛肉丸烩菜,但是区别于外地的是汤要勾芡。汤里有浑圆的牛肉丸子,切成块状的土豆,莲花白,胡箩卜,菜花、芹菜等。先用牛羊骨熬汤,下牛肉丸,烩菜,最后勾芡而成。说起容易,但是要做到菜不煮烂,适合可口可是有功夫的。吃前浇一勺店家精心熬制的红艳艳的辣椒油,吃罢舌尖发麻(花椒惹得祸),微微冒汗,浑身舒坦。
[attachment=21166]
肉丸糊辣汤另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八珍汤,叫八珍自然夸张,不过这也说明糊辣汤“内容”很多。据说胡辣汤最早来自河南。河南糊辣汤西安也有,主要成分有面筋、海带丝、粉丝、千张丝、花生米、香菜、姜末、榨菜、胡椒粉等,根据节令和地域的不同,还会有牛(羊)肉、黄豆、木耳、黄花菜、菠菜、萝卜条、葱花等。
葫 芦 头 春发生葫芦头是陕西省西安市著名风味小吃。葫芦头源于宋代市食的“煎白肠”。1929年以秒年何乐义经营的猪大肠最驰名。因猪大肠脂厚形似葫芦,故名“葫芦头”。现已由大肠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。将猪大肠、猪肚用盐、醋分别翻转、搓揉去油腻和腥味,清水漂洗至肠、肚色白发亮,无腥臊味为止,再在热锅上焙烤,在距大肠30厘米处切断,即为葫卢头,放人清水锅中煮4 小时后加精盐,10分钟后捞出肠、肚放筛内景晾干待用。
[attachment=21167] 肉汤由猪骨、猪方肉、调料包(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草果)熬成。取肉汤2份和清水1份旺火烧开,将掰成的白果大的托托馍放在碗中,再将大肠、熟肚各3片,熟肉、鸡肉各2片(鱿鱼、海参2片)整齐地排放在馍块上,用锅内滚开的汤浇3-4次,使碗内馍块浸透汤汁,然后放人料酒、调料水(花椒、八角、桂皮熬成)、味精、香菜末和蒜苗丝,浇上熟猪油,最后再浇上滚开汤汁,配以精蒜、泡菜、辣子酱即成。 汤味醇,鲜香适口。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、高胆固醇、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。如加入海味,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。
水 盆 羊 肉 水盆羊肉是由商周时代的“羊臐”演变而来。秦汉时称为“羊肉臐”,唐宋时又叫“山煮羊”。《山家清供》一书中,记述了煮羊肉汤的技巧,指出:羊作脔,置砂锅内,除葱椒外有一秘法,只用捶真杏仁数枚,活水煮之,至骨亦糜烂。 陕西人食用水盆羊肉时,多配用白吉馍或锅盔同吃,佐以鲜大蒜、辣酱或糖蒜,可以把馍泡入汤中一碗连吃带喝,也可以吃一口馍喝口汤,陕西澄城县的水盆羊肉是用一种月牙饼搭配吃的,把肥瘦相间的羊肉片夹在刚打出来的月牙饼中,加些新鲜青椒丁,就着羊肉汤。水盆羊肉吃起来特别豪迈,师傅伙计穿梭在大锅和大桌之间,食客埋头于大碗中和大馍之中,凸显出浓郁的西北风。
[attachment=21168]
西安有名的水盆羊肉:老金家水盆羊肉。西安市北院门内216号;老白家水盆羊肉,碑林区北广济街口百盛旁边;振兴路里雷记澄城水盆羊肉,正宗澄城风味。水盆羊肉主要以渭北地区的尤为出名,最有名的属于蒲城县。其次有渭南市,澄城县,三原县等
洋 芋 擦 擦 土豆,是饭桌上一种再熟悉不过的食物。陕西人把土豆叫洋芋,对吃洋芋也十分有创意,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陕北的洋芋擦擦。洋芋擦擦遵循着西北菜少油不少盐的风格,色泽金黄的土豆泛着淡淡的油光,吃起来既有薯条的口感和嚼头,又有肉末红椒的鲜香。
[attachment=21169]
在陕北,人们对“洋芋擦擦”的青睐,绝对超过了“肯德基”、“麦当劳”,特别是对那些年轻的女孩们,“洋芋擦擦”几乎成了她们每天必须光顾的美食。
羊 杂 碎 羊杂碎,由羊的头、蹄、血、肝、心、肠、肚等混合烩制而成,故又名“羊杂烩”。羊杂碎,贵在羊杂碎杂、碎。不杂不碎,吃起来就没滋味。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,形色繁多,肉质各异,味道酸辣兼宜,无腥不腻,汤鲜味美,入口生津,营养丰富,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,食着往往半碗才下肚,便遍体生热,一碗吃完,则热汗淋漓。既经济实惠,又食用方便。
龙 须 酥
龙须酥据传已流传民间二千年,因一直为皇帝御用点心,民间百姓遂称其为“皇帝点心”,直至清雍正年间,龙须酥才得有此名。相传,一日雍正皇帝设满汉全席,宴请文武百官。当御厨现场制作该酥时,雍正皇帝见其手法娴熟,似游龙舞凤,手中糖丝雪白、纤细、如祥龙之须,遂龙颜大悦,赏赐众嫔妃臣子,并特封此糖为“龙须酥”,自此,龙须酥的美名遍传大江南北。
正宗龙须酥为陕西西安特产,因看起来如西安羊肉泡馍中的超细的粉丝,外观洁白绵密、细如龙须,故而得名,后来传往新疆,杭州,安徽等省市以至现在全国各地都有龙须酥的出现。龙须酥色泽乳白,细丝万缕、层次清晰,营养丰富,口感酥松绵甜,香酥可口,入口化渣。 |
|
|
 |
|
|
|
[2 楼]
|
Posted: 2014-10-15 15:05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