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 |
|
|
 |
|
 |
|
舌尖上的南巡:乾隆六下江南
|
|
|
|
红色辣椒 说: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,不但曾于乾隆十六年(1751年)、乾隆二十二年、乾隆二十六年、乾隆三十年、乾隆四十五年、乾隆四十九年六次南巡,到过淮安、扬州、苏州、杭州、徽州、江宁等江南许多地方,而且还将他的“南巡”视作其平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。他在《御制南巡记》中说:“予临御五十年,凡举二大事,一曰西师,二曰南巡。
[attachment=23433]
”为什么乾隆皇帝要如此兴师动众地南往北返、一连六下江南呢?
有说是乾隆皇帝“艳羡江南,乘兴南游”的
有说是“搞清自己的出身真相”的
有说是“希望南巡解决社会问题”的等
答案至今众说纷纭、莫衷一是
[attachment=23434]
现在又有了最新说法: 乾隆为解馋——“徽菜说”
“徽菜说”是最新的一种说法,即:乾隆皇帝一下江南之后的多次江南之行,实在是为了能再次亲临扬州等地、再来品尝江春为他提供的接驾徽菜等盛宴佳肴而来。那一席又一席的“江春徽菜接驾宴”上的“徽菜”等江南美味佳肴,不但是他平生所从来没有品尝过的,甚至于连听也没有听说过、见也没有见到过,因此好奇心大获满足,并且一尝而不可收、不能忘。回京后,好几次都回想起、回味起那江南巨富江春的徽菜佳肴,几次旨令御厨烹制,却始终难以如愿,总是做不出那个味。于是,只得一次又一次地再下江南、再见江春,才能尝到那个味、一解那个馋,正所谓“民以食为天”,“吃”,才是天下最大的大事儿。 同时,乾隆之所以要六次下江南,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一次又一次地带来他的御厨班子随行,以便学得江春接驾宴中的徽菜佳肴的烹饪技艺,并采购到相关徽菜原料带回宫中去试做。然而却都未能奏效,于是只得一次又一次地让他们随行、再学,直到彻底失望为止。
在以上几种说法中,唯独这个说法中的“美味诱惑”,最足以成为乾隆六下江南的强劲理由;而其他的几种说法,都只能解释为“一下江南”的理由,却无法成为他为什么要一连六次下江南的理由。
因此甚至还可以因此而作出这样的假说:“江春徽菜接驾宴”的徽菜,更为这位最终活到了八十八岁,在中国历史上二百多位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的长寿,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“以布衣结交天子”的徽州巨商 江春(1720年—1789年),字颖长,号鹤亭,又号广达,安徽省古徽州府歙县江村外村人。清代著名的客居江苏扬州业盐的徽商巨富,为乾隆时期“两淮八大总商”之首。因其“一夜堆盐造白塔,徽菜接驾乾隆帝”的奇迹,而被誉作“以布衣结交天子”的“天下最牛的徽商”。据《扬州画舫录》所记,江春任总商四十年,先后蒙乾隆赏赐“内务府奉宸苑御”、“布政使”等头衔,荐至一品,并赏戴孔雀翎,为当时盐商仅有的一枝,时谓江春“以布衣上交天子”,“同业中无不以为至荣焉”。 乾隆六下江南,均由江春承办一切供应,筹划张罗接待,即所谓“江春大接驾”。乾隆曾于金山行宫与江春奏对称旨,亲解御佩荷囊,面赐佩带,晋秩内卿。并两次亲临江春的别墅“康山草堂”,赐金玉古玩,题写“怡性堂”匾额,并以“盐商之财力,伟哉”赞叹江春的“一夜堆盐造白塔”的奇迹。 江春虽然长期客居扬州,却一直生活与拼搏在他刻意营造出的“徽州殖民地”氛围中:住的是徽派特色浓郁的别墅以及私家园林;吃的是从老家徽州带去的家厨团队与主要原材料烹制出的徽菜佳肴;玩乐的是自家组建的“德音班”、“春台班”等徽剧家班;甚至于平常生活的会话用语,也因为乡人聚居的缘故而照旧使用家乡话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两件事:一件是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江春家的“春台班”与“三庆班”、“四喜班”、“和春班”一道,奉旨入京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祝寿演出,演绎出历史上非常著名的“四大徽班进京,导致京剧诞生”的重大事件;另一件,是“江春接驾乾隆宴”,就是由他的家厨团队根据江春的设计并精心烹制而成的。
[attachment=23435] “江春接驾宴”的神秘菜谱 为什么“布衣江春”能够参与每一次的接驾并获得乾隆的厚评与褒奖呢?那个中之妙就在于,江春所献的,恰恰正是地方官员们所或缺、又是乾隆从来也没有品尝过的“地方徽菜”,江春打的是“特色”牌。 那么,这些“江春徽菜接驾宴”神秘的综合菜谱到底都有些什么呢?研究结果表明有: 茶品部分:以现在已经成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“徽州锡格子茶”传统茶品及其礼俗献上,内有徽州传统著名极品茶点“顶市酥”、“寸金糖”、“伏岭饼”、“交切片”等,以及“徽州五香茶叶蛋”; 早点部分:“冰糖炖燕窝”; 饮品部分:徽州漕溪出的“黄山毛峰茶”等; 果品部分:歙县三潭枇杷、黟县里仁香榧等; 食品部分:灵山贡米造成的香米饭、徽州拓粿等; 贡品部分:徽州文房四宝盒、徽州贡菊等; 菜品部分:绩溪一品锅、金银白玉板、红嘴绿鹦哥、霹雳一声响、鱼头炖豆腐、沙地马蹄鳖、雪天果子狸、腊香问政笋、肥鸡烧豆腐、徽州馄饨鸭、青菜鸡丝豆腐汤、徽州腐衣圆子汤等。 “六度南巡止,他年梦寐游”,这是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之后写下的诗句。自此,“乾隆皇帝下江南”,便成为中国风流史上的一段绝唱;自此,创造出“一夜堆盐造白塔,徽菜接驾乾隆帝”奇迹的江春,便也成为了历史上“最牛的徽商”;而那一席席由江春精心设计的“江春接驾宴”,如今经过“徽商会馆”的涅槃再生,已经成为“徽宴官府菜”中的特筵,成为高官白领们、美食家们以及芸芸众生走进“徽商会馆”的诱惑之一。
转 |
|
|
 |
|
|
※ ※ ※ 本文为 红色辣椒 与 落魄人论坛 共同所有,未经允许,请勿转载 ※ ※ ※
|
[楼 主]
|
Posted: 2014-12-17 14:56 |
| |